注册忘记密码
锦鲤养殖龙鱼养殖金鱼养殖神仙鱼养殖罗汉鱼养殖孔雀鱼养殖其他观赏鱼

四川自贡:建设特色养殖观赏鱼养殖带 占地5000㎡

2023-12-11 22:34| 发布者: 四川经济日报| 查看: | 评论: 0

□记者  李远驰

四川省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雷洪金(右2),在市就业局局长胡珍剑(右4),大安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未也(右1),区委副书记、区长詹勇(右3)的陪同下,到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调研

记者手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创业,既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解决就业突出矛盾的务实之举。

自主创业已日渐成为解决自我就业和带动他人就业的最佳途径,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核心提示:作为全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重点突破区的自贡市大安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未也,区委副书记、区长詹勇等区委、区政府一班人高度重视农民创业就业工作,通过夯实平台建设,强化技能培训,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着力打造农民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全区经济不断发展。

大安区被列入全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突破区域后,对各乡镇、街道特别是全区近两年统筹城乡发展重点突破区域的乡村进行了调查研究,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紧密联系实际,坚持边调研边起草,数易其稿并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在全市率先出台了《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

大安区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有职不愿就”,“吃稀饭高兴,拿低保舒心”等不正常现象,积极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在全市率先以政府的名义制定实施了《促进就业观念转变的意见》,引导劳动者树立自强自立、不等不靠、职业平等、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念。

核心提示:大安区作为自贡市全民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点突破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业主推动、政策扶持、试点示范”的总体思路,根据农民的经历、资金、技术和创业愿望,搭建丰富的创业平台,推动全民创业就业行动,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实现农民的创业愿望。

2009年3月13日,四川省首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自贡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授牌仪式,在大安区团结镇土柱村隆重举行。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雷洪金向大安区委副书记、区长詹勇授牌。

四川省就业局副局长陈东辉指出,自贡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的正式建成,在全省尚属第一家,开了全省的先河,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对全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开展,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值得总结和推广。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是集一、二、三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辖现代休闲观光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中小企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和商贸物流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三个分园。

大安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未也告诉记者: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立足“城乡一体、全民创业”的发展定位,培育创业主体,激发创业热情,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未也说,自贡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将根据创业者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土地使用、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工商注册、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并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力争打造一块政策优惠、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创业平台,切实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初期“场地难觅、资金难筹、能力难升、经验难丰”等创业瓶颈,着力培育一批返乡农民工创业致富示范典型。预计到2014年,园区内吸纳创业实体和创业者近3000个,入驻企业200户以上,促成功创业100户,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实现返乡农民工就业2万人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入库税金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8%以上。

目前,在沿北环路沿线,已形成了占地8平方公里,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以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特色餐饮等为主的现代休闲观光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48家“龙乡怡水”农家乐,每户月收入近2万元以上;建立特色养殖观赏鱼养殖带,已入驻养殖户186家,建成占地5000㎡,占据了自贡市观赏鱼市场的80%的份额,拥有集金鱼、锦鲤、淡水鱼及其他观赏鱼共98种。目前,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户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成为农民创业新的增长点。

中小企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中的“燊海中小企业园”和“沱江中小企业园”,现已入驻农民创业者200余户(人),有效地缓解全区的就业压力,为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有意自主创业者提供了优良的创业空间和环境。

核心提示:大安区按照“党政引导、业主主导、政策扶持、试点示范”的总体思路,注重外在引导和内在驱动相结合,坚持能人带动、榜样引导,强化工作举措,落实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创业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培育打造一批创业致富示范典型,以示范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工作。

该区竭力培育农民创业主体。实施“八位一体”创业帮扶机制。围绕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八个方面的内容,指导农民规避经营风险,改善经营状况,提高创业成功率和稳定创业率,将创业者“扶上马、送一程”。仅创业(孵化)园内相继涌现出了“生姜大王”刘子江、“农家乐先行者”张德方、“观赏鱼养殖能手”钟国章等一批创业先进典型。

“去年,我每亩地实现了产值约1.5万元。”记者在大安区团结镇土柱村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看到了正在田中种植姜种的刘子江,望着4亩生姜地,刘子江脸上满是喜悦。

今年44岁的刘子江从1983年开始在内江等地从事建筑工作,6年后,他回乡搞起了种植业,在农村一干就是20年。“回乡后,我通过查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并大胆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种植园地。”刘子江告诉记者,在从事了好几年的蔬菜种植后,他认识到科技对于提高蔬菜品质,增加种植收益的巨大作用。为此,他向农技专家请教,最终认准了“无公害蔬菜”这一国际蔬菜种植模式,并积极实践推广。他种植的生姜、萝卜经国家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并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书。

在种植业上获得成功后,刘子江对村民给予无私帮助,尤其是对村里困难的返乡农民工,他更是无偿地给予现金和技术上的扶持。“我帮了6户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提前代购姜种,让他们在返乡后能顺利进行种植生产。”刘子江告诉记者,他通过几年的蔬菜营销,建立了一定的销售网络,并将这些销售信息无偿提供给周围的农户,在2008年底,他就帮本村6户返乡农民工代购了1万多公斤姜种,种植
面积近8亩,预计利润将达到10万元。

团结镇土柱村5组“柚子香”农家乐业主张德方在1991年外出打工收入不高,2008年在土柱村新农村建设中,张德方回家创业,开办“柚子香”农家乐。张德方高兴地说:从2008年5月1日农家乐开业,他家每月营业额都在3万元左右,除去开支,净利润达5000元以上。现在一个月的收入可当原来辛辛苦苦种一年菜的收入。现在张德方在取得较好效益后,他们夫妇在春节前将农家乐转包经营,外出承接更大、更具规模的经营场所。生意火红的农家乐还有怡水苑、陈家院子、钓鱼台、飘香苑、玉龙阁等。每日营业额达1000元。

在大安区团结镇土柱村,36岁的钟国章筹划实施着他的“三年规划”。

2001年,在外地打工的钟国章怀着一颗自主创业的心返回家乡三多寨镇,开始承包鱼塘养鱼,一步一步地实践自己的养鱼理论,并于同年成功签约青龙水库,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初步获得成功的他于2002年成立自贡市龙雨渔业开发有限公司,担任公司总经理。经过7年的稳步发展,公司现已承包水面5000亩,年产值达6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80个,带动附近农民养鱼达200户,年产值达2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 “养鱼大王”。

“在未来三年里,我将投资2千万元,打造一座占地面积300亩,以玉龙湖为中心的养殖休闲观光地。”钟国章告诉记者,今年他将陆续建成名优特水产养殖基地、无公害高密度养殖基地和垂钓休闲区三大“水上项目”,而明年则将进行接待区、高档垂钓厅等“陆上项目”的建造,继续拓展他的创业之路。

核心提示:大安区着力创新培训形式,促进就业再就业,以培训促转移,努力扩大劳务输出。

该区依托市就业实训基地、区就业训练中心,建立健全了广覆盖的劳动力资源培训体系,按照师资、教材、标准、验收、转移就业“五统一”的要求,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全区打造出了区就业训练中心、市旅游职业中学、倍乐职业技术学校、兴超文武学校4所培训条件好、培训质量高、培训效果好、有特色的区级就业再就业培训示范基地。为充分调动各层面的积极性,探索农村劳动力培训联动机制,率先开展了职业培训学校与村的结对帮扶工作,自贡市兴超文武学校等6所职业学校与团结镇土柱村等11个村分别签定培训帮扶协议,把就业技能和温暖送到了农民家中。

大安区各培训机构开展了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组织开展送教下乡、送培下乡,进一步增强了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培训时间的机动性、培训办法的务实性。以农村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劳务输出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为重点,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劳务扶贫培训工程”。着眼于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一村一品”的培育,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对象,抓好了非农技能培训。培训并输出了14名赴日本园艺研修生,2008年实现了大安区成建制外派劳务“零”的突破。把就业培训服务送到服刑人员中,在全市率先举办“送培训进高墙”培训班,为32名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开展电脑培训服务。在全市率先举办了首期乡村旅游培训班,创办了集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特色餐饮等为主的“农民乐”,带动了140余人就业再就业。

大安区实现校村联动,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职业培训学校与村的结对帮扶工作。自贡市兴超文武学校等6所职业学校与团结镇土柱村等12个村分别签定培训帮扶协议,把就业技能和温暖送到了农民家中。全区培训农民工2.03万人,就地转移5.06万人,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8.5万人,劳务收入6.1亿元。

该区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为帮助返乡人员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最终实现自主创业,在有着“川南肉牛养殖基地”美誉的庙坝镇举办了首期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服务,更新创业理念,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标,参加培训的班的学员50人,创业29人,促进就业765人。

核心提示:大安区创业带就业,“孵化器”变“蓄水池”的经验已引起了多方关注。

“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不仅是培育企业的‘孵化器’,更要成为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 省就业局副局长陈东辉认为,通过培训、税收、信贷、就业扶持等方面优惠政策,使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

“现在关键问题是如何吸引足够数量的返乡农民工进园。政府要培养更多的创业指导者。”省政协委员葛云伦博士向大安区建议:“基层政府要多与返乡农民工沟通交流,摸清他们的技术、资金和经营管理水平,主动为返乡农民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将其创业潜能转化为创业行动。”

创业带就业,“孵化器”正逐渐变为“蓄水池”。我们期待着。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