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海产品专题贝类专题海参专题海带紫菜海水养殖海蜇养殖扇贝养殖

南海“贝壳之王”遭遇过度捕捞 保护暗存灰色地带

2023-12-12 11:25| 发布者: 广州日报| 查看: | 评论: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巨型砗磲收购价大幅上涨。

  “老寿星”砗磲过度产业化催生捕捞产销一条龙保护却暗存灰色地带

  如果说,海洋中存在一种如小汽车般大小的贝壳,你相信吗?这种神秘的巨型贝壳被称为库氏砗磲,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存于我国的南海。

  最近几年,随着砗磲加工业悄悄兴起,砗磲的捕捞和加工蔚然成为一门行业。由于渔民们过度捕捞,这种海中贝类之王命运堪忧。有渔民直言:“再过两年,肯定会被捕捞完。”

  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本报记者调查当地的砗磲加工业,发现如何保护这一珍稀海洋资源仍存灰色地带。

  文、图/ 本报记者何涛、关家玉

  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中心有一条卖工艺品的小街,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与众不同的是,这里商品的原料全部来自海洋,其中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大砗磲。大砗磲学名叫库氏砗磲,这是目前海洋中最大的贝类,其直径可达1.8米,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诸岛海域。

  贝壳中的“老寿星”

  在潭门镇的一家工艺品店内,地上摆放着六七个直径近1米的大砗磲,每个都重达100多斤。这里摆放的砗磲早已死亡,贝肉早已不见,只剩下白皙的贝壳。根据贝壳内壁的颜色不同,可以判断出死亡时间的远近。

  砗磲的寿命很长,是海洋里的活化石。据专业人士估计,约半米长的砗磲需要生长12年,每年形体约增长5厘米。生命周期可达80年~100年,是贝壳类中的“老寿星”。

  而围绕“老寿星”的传奇故事也是精彩纷呈,在当地盛传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砗磲“产”下了世界上最大的一颗珍珠。

  “1934年,一批年轻的菲律宾渔民在大海中捕鱼,小伙子们个个水性好,能潜到很深的水域。一次下潜后,其中一位小伙子却迟迟没上来。事后才发现,他被一只巨型贝壳夹住了,这只巨贝足有100多斤重。当渔民们打开贝壳救人时,意外发现了一枚有如小孩人头般大小的珍珠。

  后来,渔民把这颗巨型珍珠献给了岛上的酋长。此后,酋长的儿子病危,一位美国考古学家救活了酋长的儿子,酋长便把珍珠作为谢礼,送给了这位美国人。至今,这颗重达6350克的巨型珍珠仍然保存在美国。”

  那么富有传奇色彩、隐蔽在远洋中的贝壳之王,又是如何被捕捉到的,不得而知。但很明显的一点,它们很难逃过聪明渔民的搜捕。在外人看来亟待保护的大砗磲,在渔民的眼中,只是用来换钱的劳动产品。

  站在琼海市潭门渔港码头边,39岁的渔民阿宏仔细地盯着木匠刨木、钻孔。趁着两个月的休渔期,阿宏请来工人翻新、改造渔船,为迎接下一个丰收而未雨绸缪,哪怕花掉他10多万元的积蓄,他也在所不惜。

  阿宏是潭门镇的众多的“船老板”之一,拥有一艘120吨的木船。与潭门镇的大多渔民一样,阿宏都是到远洋捕捞,包括黄岩岛附近的海域。

  出海捕鱼暗藏风险

  “从1991年开始到南沙捕鱼,现在已经跑了20年。曾母暗沙我都去过,南沙很多地方都跑遍了。”阿宏说起自己的威风出海史时,一脸平静。南海对于外人十分神秘,但在阿宏眼里,就如同自己家一样熟悉。“南沙的每一片海域我都很清楚。有的地方海水只有20米深,但只要再往前走1米,可能就是几百米深了。”

  阿宏出海去趟南海要2个月,船只配备10~20多名船员。 每次出海之前,他都要把船修好、机器保养妥当,还会备足各种物资,包括15吨柴油、50吨淡水和1吨大米。“吃的、用的要带足,每出去一趟光费用就要30多万元。”

  另一渔民黄宏奋说,每次出海时,大渔船上都会载5艘小艇,船开到南沙的浅海时,5艘小艇就放入海中,每艘小艇上有3名船员。船员们分散开来捕鱼、抓龙虾、捞贝壳。有一次,黄宏奋带着船员抓到了一只10多斤重的龙虾。“晚上抓的,它趴着不动,从后面用网罩住了。运回岸上卖了2000多元。”

  “如果运气好的话,遇上鱼群,出一趟海能捞几十吨鱼,可赚几十万元。但现在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跑一趟才赚8万~10万元。”黄宏奋说,在过去几年中,他也曾捕捉到一只直径超过1米的大砗磲,卖了1000多元。

  对于跑去远洋捕捞砗磲的渔民来说,也暗藏风险。天气就是头号“敌人”,阿宏曾有过惨痛经历:2004年,他的船就曾在海上遭遇到了九级风,一晚上都没坐稳,十分辛苦。因而关注天气成为必不可少的功课,“我的船只能抗六级风,所以要时时关注天气预报,对天气情况各方面都要了解。”

  捕捞砗磲成渔民主业

  在镇子里,阿宏还属于传统的渔民,以捕鱼为主业,捞砗磲只是“偶尔碰上了,顺便的行为”。几年前,镇上的远洋捕捞业务有了新的分工,已经有一些渔民开始专门从事捕捞砗磲。

  在琼海市潭门镇上,老船长辉叔开了一间小卖部。辉叔生长于当地有名的渔民世家。已年过7旬的辉叔16岁就出海,直到50多岁才退休。如今,他的一个儿子还经营着两条大船,继续着父辈的谋生行业。

  如今,辉叔的儿子也当了船长,正是以捞砗磲为主业。辉叔说,儿子开的是一艘100多吨的船,每次跑一趟南海大约需要14吨柴油。当船行驶到了指定区域后,从大船上放下小艇,从事捕捞作业的渔民会利用小艇推动器高速旋转的叶片吹开沙层,寻找砗磲的踪迹,或是直接下到海里挖砗磲。

  潭门镇渔民阿轩,也专职从事捕捞砗磲。他说,砗磲都是从南海的泻湖里挖出来的,这些泻湖里海水都不深,最深也就1.2米。以前砗磲很多,在泻湖里都能捡到,现在砗磲越来越少,要深挖几米才能挖到。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挖几个。

  辉叔说,“儿子捞砗磲有七八年了。现在村里已有20多艘船专门捕捞砗磲。以前砗磲很多,现在西沙、南沙的砗磲都不多了。”

  目前人工成本增加,也波及砗磲捕捞业。阿轩说,随着人工贵了,砗磲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大小砗磲混搭销售一吨约200多元。一艘船一次可以拉回100多吨,最多时可拉回三四百吨。“砗磲现在越来越少了,过两年可能就没有了。”阿轩同样坦言,要挖到大砗磲往往需要花更多工夫。

  对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什么还要捕捉呢?而当地渔民却有着自己的朴实思维,“掉在地上的钱,你到底捡不捡?”

  对于未来,是否可能无鱼可捞?渔民没有过多的考虑,辉叔持乐观态度,“我们也想不了那么多,一辈子很短,总之天无绝人之路。”

  砗磲加工业的兴起

  在整个砗磲产业链中,渔民捕捞只是最开始的一环,支撑他们行为是一个越来越兴旺的市场。资料显示,砗磲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而独具价值,直接刺激了市场需求。

  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加入砗磲工艺品产销一条龙的队伍中,阿强就是其中一员。他在潭门镇中心开了一间砗磲工艺品店。今年30多岁的阿强也曾是当地一位渔民。

  他曾为是否远洋捕鱼陷入两难境地:出海十分辛苦,而且有时要冒生命危险;但不出海,生计就困难。

  七八年前,阿强决定不再出海,他开始学做生意。五六年前,随着砗磲工艺品热销,他开始专心做砗磲销售和加工,生意也越做越大。如今已经在琼海当地开了三间店。平时,阿强让妻子阿梅守着商店,自己照看加工厂。

  对于潭门砗磲产业兴起的原因,阿梅认为,这与海南旅游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有关,“以前当地开会都是以螺作为会议纪念品,现在开会都是送砗磲工艺品。”

  在阿梅的小店,各种各样的砗磲工艺品琳琅满目,有雕刻的马、龙、花卉等,橱窗里摆放着几十个由砗磲贝壳切割、雕刻而成的龙印,每个约成人手掌大小,售价500元,“单位采购较多,有时一次就要几百个,都忙不过来。”

  销售只是砗磲产业链的末端环节,商品的大卖离不开加工厂的妙手制作。目前,在潭门镇已经聚集了一大批砗磲加工企业,大多位于潭门镇农场附近。阿强也开了一间砗磲加工厂。

  如果不是由阿梅带路,本报记者肯定找不到工厂的位置——这家工厂所在地没有路名,也没有任何指示牌。加工厂大门紧锁。阿梅大声喊话,并用力用手砸门,不一会儿,才有人打开了铁门。

  加工厂占地约有五六亩,里面十分凌乱,机器打磨砗磲的声音震耳欲聋。让记者感到十分震惊的是,加工厂里堆着堆积如山的砗磲,有体型略小的黄岩贝,也有体型较大的库氏砗磲贝,足足有100多吨。

  在这家小型加工厂里,10多名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工。一个直径约1米的大砗磲,首先会被电锯切割开,然后打磨,再转到下一工序,由专门的工人根据设计图案来雕刻。整个工厂的地面都散落着不少切割后剩下的砗磲废料。

  一位戴着口罩的工人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工作八九个小时,一个月的工资却只有1000多元。

  砗磲加工业已成为了潭门镇的主要产业之一。2012年6月5日,琼海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名为“市政协赴潭门调研砗磲贝产业”的消息。消息称,调研组首先听取有关潭门渔民们赴西南中沙开展捕捞作业,无意捡获砗磲贝死体情况的汇报,还到九吉坡工业区视察两家砗磲贝加工厂和两家规模比较大的海之恋、琼之南等工艺品店,了解产品市场销售行情。

  经过综合分析,调研组认为,从今后发展趋势看,该镇砗磲贝加工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雕刻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等环节问题,让该产业尽快摆脱贱卖原材料及初加工微利的状况,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记者了解到,全国的砗磲加工业不仅海南有,青岛等地也有砗磲加工厂,全国不少贝类市场都有砗磲工艺品售卖。

  公开售卖的活体砗磲

  市场上早已形成了围绕着砗磲系列产品的销售渠道,在全国不少花鸟市场和玉器古玩雕刻市场都可以看到砗磲产品的身影。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广州市荔湾区某大型花鸟市场调查发现,市场里居然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库氏砗磲公开售卖。

  记者采访的这家大型花鸟鱼艺市场位于广州芳村,被称为广州市最大的水族市场和观赏鱼销售中心。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场里的水族世界看到,这里聚集了许多售卖水族用品的商店。其中一家水族用品商店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光。这家商店里的门口摆放着一个大型观赏水箱,数种活体珊瑚伸着长长的触角在水箱里随着水流摆动,十分惹眼。水箱里还有不少珊瑚石,“这些石头都是活体珊瑚,只是表面覆盖着一层水藻。”一名店员热情地介绍。

  在这家水族用品商店里还有许多大型水箱,其中一个约两米长的水箱里还饲养着几只活体砗磲,其中两只砗磲的贝壳打开,露出了淡红色肉体,就像是一朵漂浮的花朵。在另外一个观赏水箱里,记者还看到了不少热带鱼类,还有一只小型的库氏砗磲,直径约为10厘米左右。“这只砗磲才几个月大。砗磲长得很慢,一年才长几厘米。”一名店员介绍说。

  据商店的另一名店员介绍,这只小的库氏砗磲卖七八十元,如果直径超过半米的库氏砗磲需要数千元,还要提前订货。

  为了保证货源供应,公司还在海南和国外一些地方设立了海洋基地。“不要小看这些热带鱼和砗磲,它们都是坐飞机过来的。”对于记者的提问“砗磲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吗?”这名店员坦然回答,“现在就算你出去打死一只麻雀也算是保护动物。”

  灰色地带捕与捡之争未决保护成隐忧

  有专家指出,1983年国际上将砗磲贝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予以保护,近年由于大量捕捞,天然的砗磲贝资源枯竭,因此华盛顿公约(CITES)规定天然砗磲贝禁止出口。随着砗磲贝售价越来越高,有的地方已开始利用鲍鱼养殖场所进行砗磲人工养殖,但如何区分天然与养殖的砗磲贝,技术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此外,由于库氏砗磲生长缓慢,所以大的库氏砗磲贝一般是从远海捕捞后宰杀而得,砗磲的保护亟待加强。

  此外,被称为是海底“平安卫士”的活体珊瑚礁也是珍稀的海洋保护资源,对保持海洋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私采偷运活体珊瑚属于违法行为。

  同样,记者在潭门调查也发现,砗磲的保护与生产还存有灰色地带。尽管库氏砗磲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地渔民对外比较一致的说法是,捕捞砗磲时,砗磲已不是活体了,已经死掉了,是他们从海里“捡”回来的。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属实。

  网友“斯岩梅”曾发博文称:“目前市面上贩卖的白色砗磲,是由现代沿海捕捞上岸的活体砗磲贝经宰杀后,取其外壳磨成圆珠来贩卖,基于海洋生态保育的概念,我们并不鼓励这种做法。”

  还有一则公开的报道也可佐证。根据新闻网的报道,2008年7月,海南边防总队海警二支队在琼海潭门港外6海里海域处发现,一艘渔船上有海龟12只、库氏砗磲6只等国家保护动物。其中,3只海龟已死亡,库氏砗磲贝全部被宰杀。

  由于该船涉嫌非法猎捕、杀害、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海警官兵依法将该船及船员押解到三亚海警支队码头。 经过侦查审讯,事后,船上23名船员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对于砗磲是捕捞还是捡到还没有定论,这也俨然加剧了砗磲保护的难度。有业内人士表示,砗磲活体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被捕捉的砗磲在运回到岸上前,已经被宰杀,只剩下贝壳,这给砗磲保护带来难度。一些人员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大肆捕杀大砗磲。

  目前,就全世界范围来说,砗磲亟待保护,主要是由需求决定。日本市场上砗磲主要销售方式包括食用、水族馆活体与贝壳装饰品等,市场需求旺盛,但是资源过度捕捞,砗磲产量由1975年的600吨降至100吨。

  许多新增水族馆对活砗磲数量需求也相对增加,预计美国国内市场需求5000~50000个。我国台湾地区砗磲市场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渔船在他国海域捕捞,二是贸易商从国外进口。但渔船在他国海域捕捞是违法行为,部分国家也对违法捕捞行为加以取缔。近几年砗磲的主要进口国包括: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斐济等国。

  然而可喜的是,目前,一些地区已加大了对砗磲的保护力度。从2006年6月开始,我国台湾地区澎湖县全面禁采砗磲贝,违者将依据渔业法相关规定处分。

  澎湖县官员强调,由于砗磲贝属于定栖性生物且成长缓慢,依记录每年仅成长约两至三厘米,大量采捕后已使族群数量锐减,体型则有小型化的趋势。特别的是砗磲贝的族群数量,可以作为珊瑚礁总体检的指标性生物,因此澎湖为落实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目前已成功利用人工方式,进行保育和复育工作。同时配合观光海上休闲活动,由村里自主管理发展生态旅游。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