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海产品专题贝类专题海参专题海带紫菜海水养殖海蜇养殖扇贝养殖

广西省将重振南珠产业 生态经济双赢

2023-12-12 11:26| 发布者: 广西日报| 查看: | 评论: 0


  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黄启健 杨晓佼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前所未有地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并且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重振南珠”这一话题在有关专家、领导和企业家中引起热议。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怎样看待广西重振南珠产业这一问题?

  梁雨祥:“南珠”是独特自然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给广西的恩赐,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

  南珠产业凝聚着几代人的劳动成果和集体智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南珠生产由采捕天然珍珠转变为人工养殖育珠。1957年11月,周恩来总理做出重要批示:“要把南珠搞上去,要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采珠改为人工养殖”。1958年中国第一个海水珍珠人工养殖场在合浦建立,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颗人工养殖海水珍珠。1965年突破人工育苗技术难关,实现珍珠贝育苗和养殖育珠全人工化。1972年育珠技术再次获得重大突破,珍珠贝育苗和养殖的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改革开放后,到广西考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不同方式关心南珠产业。李鹏同志在总理任上时题词“南珠之乡”,温家宝总理题词“弘扬南珠文化 振兴合浦经济”,对广西发展南珠产业给予鼓励、寄予期待。

  十八大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给广西重振南珠产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历史机遇和新的发展动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已经明确:南珠是广西的名片,是一种海洋生态良好的标志,也是一个农民致富的产业,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作为职能部门,保护南珠,责无旁贷;重振南珠,时不我待。

  记者:广西南珠产业近年发展状况大致如何?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梁雨祥:南珠产业在广西业已形成人工育苗、养殖、插核、育珠、收获、加工、销售、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完整产业链,国营和民营经济全面发展。广西南珠产业由改革开放前年产珍珠十几公斤、产值十几万元,一度发展到年产珍珠12吨及珍珠系列产品年产值8亿元。本世纪初,我国珍珠产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海水珍珠养殖第一大国,登上前所未有的辉煌顶峰。

  近10来年,广西南珠产业出现从颠峰下滑的严峻局面,空间与容量、产量与质量、产量与产值、产值与利润等一系列矛盾急剧凸显。一是珍珠养殖用海大幅度减少;二是珍珠养殖场地老化或被污染;三是生产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无法正常运转,从业人员大批转行;四是缺少研发平台与技术人才,发展后劲不足。

  记者:广西重振南珠产业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梁雨祥:怎样重振南珠、再创辉煌?我们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提出“1234”工程,从现在起着手认真组织实施。

  “1234”工程具体地说,就是“一个规划、两个保护、三个加强、四个推进”。

  一个规划,就是要编制好南珠产业发展规划。重振南珠产业,急需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广西南珠产业的发展定位,进一步研究提出产业发展目标、重大项目和政策保障措施等,着重解决南珠养殖海区布局、养殖容量、产品质量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和强化规范管理等关键问题,促进南珠产业科学发展。

  两个保护,一是从根本上保护好南珠的生存和生息环境,二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和保护好南珠品牌的核心价值。

  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南珠良种选育繁育工作,二是加强南珠养殖技术创新,三是加强南珠新产品开发。

  四个推进,一是积极推进南珠养殖生产许可证制度和上岗资格证制度,二是积极推进南珠养殖容量控制制度,三是积极推进南珠产业技术质量标准,四是积极推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与此同时,要妥善处理临海工业、港口建设与海洋渔业发展的关系,加大对南珠产业支持的力度。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