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热点关注:拯救长江刀鱼 长三角地区在行动

2023-12-12 22:59| 发布者: 解放日报| 查看: | 评论: 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两名来水产市场采购的饭店进货员正在询问刀鱼的价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在铜川路水产市场,一名水产店老板向记者展示一条3两左右的成年刀鱼
  记者 孔令君 赵翰露 摄影记者 张弛

    这十天,江阴渔民老鲍一共才捕到两三条刀鱼,他认识的渔民里,收成最好的也不过十来条。

    如今是刀鱼上市的黄金季节,但刀鱼难捕,价格也水涨船高,媒体披露的最高价,甚至超过“万元一斤”;另一方面,野生江刀濒临灭绝,“全面禁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江苏南京的相关部门已发出禁渔令,自3月21日起,无 “刀鱼特许捕捞证”的渔船,将禁止在长江部分流域进行捕捞作业。一纸禁渔令,真的救得了刀鱼吗?

  天价:难觅真正野生长江刀鱼

    “大的将近三两,2200元一斤。中等的1800元一斤,最小也要七八百元。”

    昨天,铜川路水产市场某个挂着“长江刀鱼”牌子的摊头,老板麻利地向记者介绍,其中,最小的刀鱼,个头不到最大的一半。与想象中不同的是,这里刀鱼算不上稀罕,超过三分之一的摊位挂出了“长江刀鱼”、“野生长江刀鱼”等牌子,门口都放着三四个冰盒,每盒里多的有七八条刀鱼,少的也有两三条。

    “我敢说全铜川路的长江刀鱼,只有我这一家是正宗的。”一位老板娘自卖自夸,“你看,我这个鱼头、鳞须,特别是鱼肚这里很厚,你去别家转一圈,就知道不一样了。”她所指的两条刀鱼,光滑鲜亮,鱼肚也确实微微凸起,与其它刀鱼略微不同。价钱也较“辣手”——“这两条都超过三两,三千五一斤。”这个价格虽然没有媒体上宣传的那么高不可攀,但老板娘感叹“今年生意不好做”,“来进货的饭店明显少了,而大部分老百姓吃不起。”

    “禁渔令”一来,会不会影响进货?老板娘笑答:“就算有禁令,要捕的人还是能捕的。”

    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市场上确实难有真正的野生长江刀鱼,不少都是“海刀”和“湖刀”,虽然外形相似,但肉质完全不同。甚至,还有人将去年夏天的便宜江刀冰冻,如今再拿出来卖。

    铜川水产市场的行情信息员唐泰来告诉记者,1996年铜川市场刚开时,刀鱼“并不稀罕”,价格“就是这几年被炒上去的”。清明前,真的野生江刀,江阴渔民手中的收购价,从12年前的30多元一斤,飙升到如今的6600元一斤,已经昂贵到“和普通百姓没有缘分了”。

    记者在水产市场看到,不少食客特地赶来,买到新鲜海产品后,到附近的几家饭店加工。“很少有食客买刀鱼去加工。”老唐告诉记者,“最多是情侣过来,图个新鲜,这时候那些湖刀、海刀就有销路了。”随着江刀的减少,懂江刀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都没吃过,谁能分出是来自长江,还是别的地方?”

  危机:长江濒临灭绝的又一物种

    刀鱼之所以高价,主要是“物以稀为贵”。

    长江下游一带,江刀曾是家常菜,据当地人讲:“渔民从船上下来,提着三四斤刀鱼,和岸上人家换一点蔬菜。”每年清明之前,江阴人要连吃好几天的刀鱼馄饨。

    如今,江阴只有十多条捕刀鱼的渔船了,而几年前鼎盛的时候,江面上“至少围了百余条船”。

    在长江下游地区,渔民们都叹:刀鱼越来越少,常常静候一天,“捞上来一堆垃圾。”就算二两以上的“大江刀”每斤能卖2000元以上,也抵不过柴油费和人工费。“不少渔民干不下去,只好转行。”已当了几十年渔民的老鲍说,今年从“江刀季”开始至今,普通渔民一个月收成好的,不过百来条。

    刀鱼的捕捞量分 “大小年”——去年捕多了,今年就少。“今年算是大年,但捕捞量与前年没法比,一年不如一年。”老鲍说。

    常年研究刀鱼繁殖的水产专家郑金良告诉记者,有资料显示,1973年长江沿岸江刀产量为3750吨,刀鱼捕捞量曾占长江鱼类捕捞量的一半,1983年为370吨左右,2002年的产量已不足百吨。

    当然,长江里减产或濒临灭绝的物种远不止刀鱼,比如野生鲥鱼、达氏鲟……但只有刀鱼如此广受关注。中国人的消费心态,也许是导致刀鱼高价的另一大原因。“渔民捞上来的江刀,都是由‘经纪人’定向收购的。”郑金良说,而“经纪人”背后,就是一个个“只买最贵”的“高级食客”。

    从2002年开始,普通的江刀就卖到几百元一斤,开始成为江阴等地“提升宴席品质”的“压轴菜”。从江刀进入“高端市场”的那天起,价格就一路飙升,产量也急剧下降。

    “从现在的趋势看,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不出数年,野生江刀就得宣告灭绝。”专家告诉记者,刀鱼灭绝,会对长江的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尚无人研究。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刀鱼只是长江鱼类资源危机的一个缩影。

  捕捞:合法与非法的“天罗地网”

    在郑金良看来,江刀频临灭绝的原因,便在于经济利益引诱导致的过度捕捞。

    刀鱼是典型的洄游鱼种,生殖季节从入海口进入长江,溯游而上,在长江中游的浅滩、弯叉处产卵,幼鱼出生后顺游而下到大海长大。不少渔民在其洄游途中撒网捕捞:在入海口和长江中层层设下“天罗地网”。

    “你很难想象渔网有多少。”郑金良说,除了供轮船通行的航道之外,一些江段的渔网实现了“江岸、江底全覆盖”,前前后后,层层叠叠,这意味着——一条刀鱼,若想要安全地洄游至安徽或湖北产卵,就必须跟着大轮船在航道里游,若有偏差,必入渔网。还有一些非法捕捞的渔网,网眼大小仅有两三厘米,大鱼小鱼都不放过。“以前,渔民都是小船、小网,再怎么捞也不会严重影响刀鱼繁殖。”郑金良说。

    我国自2002年起,便已规定每到刀鱼洄游繁殖季节,实行限捕——限定时间、江域捕捞刀鱼。但可怕的,是人类熟知刀鱼的洄游规律,刀鱼游到那里,就会掀起该江段的“捕刀鱼潮”。

    而且,偷捕猖獗。

    “违法捕捞最猖狂的时候,一年就查处300多起深水张网,上半年多是捕刀鱼及鳗鱼苗。”一位崇明的渔政官员告诉媒体记者。比如执法船天黑进港,偷捕者便夜间布网,被发现了就往浅滩跑,渔政管理人员在执法中,常常遇到渔民用“跳江”等方式“耍无赖”,由此产生的争执时有发生。

    郑金良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今的偷捕,用的都是“暗网”,将渔网浮子沉入江面,执法人员很难发现这种非法布网。

    为整治刀鱼和两苗(鳗鱼苗、蟹苗)捕捞季的海上治安秩序,20日上午,由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海警和上海市公安局警务航空队组成的联合执法巡逻编队,开始了为期3天的长江口海陆空治安联动专项整治行动。21日,长江南京段也展开拉网式“清江行动”,清除所有埋设在江中的固定丝网、扳网、张网、虾地龙等捕鱼工具,督促渔民收网上岸。

  拯救:全面禁捕还是人工养殖

    “部分禁渔,作用相当有限。”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因为“禁渔期其实已经没有刀鱼可捕,捕其他鱼只会亏本。”所以,必须实行全年任何时段的 “全面禁捕”——“只要保证一定量刀鱼洄游产卵,几年后长江刀鱼数量就会以千百倍增加。”

    但“全面禁捕”谈何容易?刀鱼是长江下游沿岸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的长江里只有刀鱼卖得出价钱,禁了捕刀鱼,这些渔民如何安置?”郑金良说,一旦全面禁捕,可预想到的结果是非法捕捞更猖獗,刀鱼价格更贵。

    郑金良从2002年开始,沿长江追踪研究刀鱼,从入海口一直到安徽、湖北。“溯游而上的刀鱼,游得很慢,大多数都死在路上和渔网里。”长江刀鱼之所以尚未灭绝,也许是幸运在“清明后骨硬如铁”,再过十天,就卖不出好价钱,渔民便“放下屠刀”了。

    但对此观点,上海海洋大学老师何为并不同意,“过度捕捞不是刀鱼濒危的主因。”何为说。

    何为花费数年时间寻找刀鱼产卵场、研究刀鱼的人工繁殖。何为坚持认为,与过度捕捞和长江水域的环境污染相比,产卵场消失对刀鱼的种族延续才是致命的,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防汛堤坝比刀鱼产卵更加重要吧。”何为说。

    郑金良反对何为的观点,他也曾到鄱阳湖一带看过,认为刀鱼产卵场“没什么问题。”虽然看法不同,但这两人都正在研究刀鱼人工养殖,郑金良拥有一个养殖基地,人工养殖两万多条长江刀鱼。

    不过,长江刀鱼的人工养殖,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刀鱼非常“矜贵”,对水流,甚至声波都非常敏感。“刀鱼不吃人工饵料,很难大面积养殖。”郑金良说,至今,刀鱼养殖基本处于“半人工”状态,养殖方法尚需研究,而产量也很难控制。

    刀鱼保护者所希望的,是能够早日成功大规模养殖刀鱼,“一旦养殖刀鱼大规模上市,价格一降,渔民无利可图自然会放弃捕捞刀鱼。”何为说,与刀鱼并列“长江三鲜”的野生河豚,便是因人工养殖成功,才保存下来。

    此路漫漫。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