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野生黄河鲤鱼濒临灭绝 多项措施拯救

2023-12-12 23:34| 发布者: 山西晚报| 查看: | 评论: 0


    ■新闻背景 

    黄河鲤鱼与太湖银鱼、松江鲈鱼、长江鲥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鱼。黄河鲤鱼以其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梭长的优美形态驰名中外,是我国的宝贵鱼类资源。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受水质污染、过度捕捞及黄河断流等影响,黄河鲤鱼天然水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黄河鲤鱼的资源已明显衰退。而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鲤鱼杂交热,又造成了黄河鲤鱼品质的下降。到目前,山西省黄河水域已经很难见到"金鳞赤尾"的原种黄河鲤鱼。 

    4月24日下午,芮城县古魏镇太安村礼教渡口边,几位老人正在悠闲地钓着鱼。等待了多时之后,鱼竿上的铃铛还是没有发出声响。垂钓者说,最近一次钓到黄河鲤鱼,已经是去年的事了。4月26日,在河曲县楼子营镇的河湾渡口,渔民们兜售的也只是黄河鲶鱼,当记者提出想买黄河鲤鱼时,渔 民 们 都 是 一 脸 无奈--那东西已经很久没捞到了。 

    说起黄河鲤渔民也稀罕 

    "现在要是谁家捞到真正的黄河鲤鱼,不用说你们外地人,就连我们都想过去看一眼。"黄河边上古魏镇太安村一老人说。 

    年近七旬的刘存旺(化名)是土生土长的古魏镇太安村人,从小在黄河边长大。据他回忆说,他年轻时常常去黄河里游泳,当时最怕的就是被黄河鲤鱼强健有力的鱼尾拍伤大腿。那时候,水性好的小伙子都喜欢下水摸鱼,经常能摸到金黄金黄的大鲤鱼,但现在拿网都捞不到了。 

    对此,陪同记者一起采访的芮城县水产站站长骆轲也深有同感。他说现在能见到真正的黄河鲤鱼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前段时间有一户渔民捞到一尾大个的黄河鲶鱼,他还专程赶去看,并且拿手机录了一段视频。说着,骆轲打开了手机,一边播放视频一边给记者解说。骆轲说,黄河鲶鱼与黄河鲤鱼一样也是黄河古鱼种,这尾黄河鲶鱼体重约在1.5公斤左右。"像这么大的黄河鲶鱼都不多见,更别说黄河鲤鱼了。" 

    没能见到野生的黄河鲤鱼,记者有些不甘心。骆轲带着记者去渔民家里寻找养殖的黄河鲤鱼。 

    在黄河滩上的田埂里左拐右拐,几方鱼塘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太安村村民孙亚洲的鱼塘。得知记者是来看黄河鲤鱼的,孙亚洲扛起一袋饵料向鱼塘走去。自动投饵机开动后,饵料雨点般撒向池塘,水面上立刻蹿出不少鱼。"你看你看!那个金黄色的就是!"孙亚洲一会儿指这里,一会儿又指向别处,记者有些目不暇接。 

    饵料投放结束,孙亚洲突然想起,前几天有本村一户渔民捕捞到几尾鲤鱼,记者赶紧随着他前去一睹究竟。在渔民仇当民的家里,记者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黄河鲤鱼,只是眼前的黄河鲤鱼并不像网上所说的"金鳞赤尾",而是呈青灰色。骆轲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解决老百姓吃鱼难的问题,黄河沿线兴起了"杂交热",以提高黄河鲤鱼的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其后果就是现在黄河鲤鱼鱼种繁杂,体色不一。现在看到的这尾就是杂交后的品种。虽然体色不是金黄色,但尾部的红色和纺锤形的体型却带有黄河鲤鱼的特征。 

    4月26日,记者在河曲县楼子营镇河湾村走访发现,该村有十几户村民家的大门前都打出了"售黄河鱼"的广告,但一进去记者都被告知没有黄河鲤鱼。在河湾村古渡口,提起黄河鲤鱼,渔民李孝先说,"不是我们不想捞,实在是那东西精得很,扎了网也不往里钻,今年还没打上来过。" 

    养鱼不赚钱鱼塘变农田 

    河曲县文笔镇唐家会村历来被称为黄河鲤鱼的生产之地,而当记者来到这个村子时,满村却看不到一条渔船,取而代之的是不时呼啸而过跑运输的大车。 

    野生的黄河鲤鱼已濒临灭绝,养殖的黄河鲤鱼又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 

    据骆轲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芮城县沿岸有3000亩池塘,年产400吨。加上圣天湖的大水面放养和5000亩莲花池中的生态养殖,芮城县当时有上万亩的养殖水面。在1989年,黄河水倒灌,野生黄河鲤鱼进入圣天湖,后来一位渔民曾经捞到28斤重的大鲤鱼,这件事情当时还上了电视。 

    本世纪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外地(主要是湖北)水产进入山西省市场,价格越来越便宜,对本地养殖业造成很大冲击。因为利润太低而且风险较大,很多渔民纷纷退出了养鱼这个行当。记者在孙亚洲的养殖场了解到,一个十亩的池塘,每天的饵料就要400元左右,加上其他的费用,每年的养殖成本需要十七八万元。好的时候亩产也就是两吨多,按不到10元/公斤的鱼池价,10亩鱼塘每年的收入也不超过20万,养鱼的纯利润可以说十分有限。近几年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原来的鱼塘都改为种植芦笋,全县鱼塘面积已经仅剩几百亩。靠养殖来延续黄河鲤鱼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多项措施拯救黄河鲤鱼 

    相关人士表示,只要放流工作能够持续实施,5-10年后,黄河鲤鱼种群及品种质量就有望逐步恢复。 

    对于黄河鲤鱼濒临绝种的危急现状,省水利厅渔业局局长伍大庆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 

    据其介绍,2006年,农业部出台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保护黄河鲤鱼,之后沿黄九省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黄河鲤鱼增殖放流行动。以此来推动黄河流域黄河鲤鱼、黄河刀鱼、北方铜鱼等传统名贵鱼种的种群恢复。到目前为止,山西省已经累计放流鱼苗达3000万尾。今年3月24日,农业部又出台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对放流工作进一步规范。其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山西省渔业部门近几年来放流所用的鱼种都是国家水产科学研究部门经过严格选育的黄河鲤鱼原种。截至目前,包括黄河临县碛口段在内的多处河道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黄河鲤鱼群落。这对于黄河鲤鱼种群恢复无疑是莫大的喜讯。 

    除了放流以外,为保护黄河鲤鱼,山西省也有其他实质性的动作。选址在山西省芮城县的黄河鲤鱼原种场也已开工。据骆轲介绍,该原种场投产后,每年可提供5万公斤优质黄河鲤鱼原种。同样位于芮城县的"圣天湖鲶鱼黄河鲤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也已获得国家批准,该保护区总面积达4.4万亩。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黄河鲤鱼和黄河鲶鱼。 

    骆轲说,打造"黄河鱼"也符合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现在的老百姓吃鱼讲究吃"生态鱼""品牌鱼",就是有大水面养的鱼就不吃池塘鱼,有原种鱼就不吃杂交鱼。恢复黄河鲤鱼生态体系,不但具有生态意义,其经济效益同样不可小觑。 

    捕捉得太狠 鱼儿快"绝后" 

    打捞不到黄河鲤鱼,果真是如渔民所说的"精得很"吗?其实不然。 

    据骆轲介绍,黄河沿岸的许多渔民都认为,黄河鲶鱼比较傻,所以好捕捞,而黄河鲤鱼则精得多,因此后者比前者更难捕捞,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黄河鲤鱼喜欢在河底附近活动,而黄河鲶鱼由于是肉食性鱼类,其活动范围比较大。由于渔民捕鱼多用扎网式捕捞,因此黄河鲤鱼早已捕捞殆尽。而黄河鲶鱼目前尚有一些存活。 

    以芮城为例,这个县黄河沿岸居民几乎都是兼职的渔民,在每年开河时的捕鱼旺季,几乎家家下河,户户扎网。由于网具太密,往往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就连渔业部门刚刚投放进去的鱼苗都不能幸免,这种捕捞方式会对黄河鲤鱼的种群延续造成破坏性的伤害。因此经过数十年 "断子绝孙"式的捕捞,到目前为止野生黄河鲤鱼几乎可以宣判绝种。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一户渔民最多时每天能打到上千斤黄河鲤鱼,而现在黄河里几乎已经无鱼可捕。在一户渔民的家里,记者看到大部分渔具都已闲置,破旧的捕鱼船被堆放在墙角,已经很久没有用过。 

    而河曲县由于地处上游,受益于万家寨水库下泄后形成的广阔水面,黄河鱼类的生存条件稍微好了一些。但为了尽可能多地捕鱼,当地渔民们的捕鱼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除了扎网这种常见的方式外,电击、毒鱼、炸鱼等各种"先进"的方式也在轮番上演。

  记者 康东海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