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蟹类综合养殖大闸蟹养殖梭子蟹养殖螃蟹养殖青蟹养殖

六旬渔民退捕上岸“二次创业”养螃蟹 从“捕”到“养”,换个方式“吃”大湖

2023-12-13 00:32| 发布者: 南京日报| 查看: | 评论: 0

岁末年关,天气寒冷,可在江苏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团结圩螃蟹养殖基地里,正是一片火热的忙碌景象。备料、喂食、调节水质……三保村村民魏全头将全部精力放在蟹苗的孕育上来,以期春节后能有个好收成。 

古柏街道三保村位于石臼湖南岸,是典型的渔业村,村民大多靠捕鱼为生。“十三五”期间,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日渐深入人心,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当地200多名渔民全部上岸、转产转业,今年61岁的魏全头就是其中一员。从湖上捕鱼到蟹塘养蟹,近日,魏全头向记者讲述了他退捕上岸后“二次创业”的经过。

我是土生土长的三保村人,兄弟姐妹一共5个,我排行老三。家里孩子多,生计自然成了问题,于是,10岁起我就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哥哥学习撒网捕鱼捕虾,整天起早贪黑,很是辛苦。 

石臼湖享有“日出斗金”的美誉,盛产鱼虾、水禽和水生植物,“石臼渔歌”还被列入高淳“古八景”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左右,湖里的鱼虾资源非常丰富,渔网撒下去,不一会就能装得满满当当,青鱼、草鱼、银鱼、鳜鱼等各种鱼虾活蹦乱跳,一天捕捞量能有几百斤。湖里螺蛳也多,每年春节开始到4月份是螺蛳捕捞期,我们家平均每天能捕捞2000斤,一斤售价6毛,日收入就有1000多元。靠着打鱼,我们家成了镇上首批“万元户”,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们还购置了一条承重5吨的船,尝试着深入发展渔业生产。 

然而,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我就发现,舟来船往,网撒鱼跃,银鱼、鳜鱼、鳗鱼满舱的景象不见了。渐渐地,湖里的鱼虾种类越来越少,有时候一天甚至连五六斤虾都捕不到了。石臼湖的水质也在变差,尤其是到了夏天,湖面上总会出现蓝藻,散发出阵阵腥臭。以前随处可见的白鹭、天鹅、野鸭也逐渐没了踪影。 

湖里讨不到生活,村民们纷纷另谋出路,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经商做生意,还有的搞水产养殖,我也寻思着转型发展。随着禁捕退捕工作全面落实,我积极响应号召,正式“洗脚上岸”。 

2019年初,我在古柏街道团结圩螃蟹养殖基地里流转了近50亩塘口进行螃蟹养殖。我把之前在石臼湖捕捞用的一条小渔船抬到了蟹塘里,用于生产。又将40多亩的大塘口一分为二,改成了两个养殖塘口,一个养殖成蟹,另一个培育蟹苗,这样“两条腿走路”能相对减少风险。 

养蟹是门技术活,第一年我在干中学、学中干,收益不是很高,到年底算算账,勉强保了本。2020年,随着养殖水平提高,加上自身养殖技术精进,20多亩成蟹的产量和质量均好于去年,算下来,净收入足足有12万元。眼下,我正忙着养殖蟹苗,40多万只蟹苗预计销售收入还能有8万元左右。 

更让我高兴的是,禁捕退捕后,石臼湖的水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在经常能看到白鹭、天鹅飞。“天空之镜”走红后,大量游客蜂拥而至,也带动了我家的螃蟹销售。跟以前在石臼湖里捕鱼时相比,现在收入翻了好几番,也没有那时候辛苦了。换个方式“吃”大湖,不仅没有影响收入,日子还越过越红火,这条转型发展的路子选对了!(出处:南京日报 作者:杜莹  魏宏伟)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