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淡水鱼养殖黄鳝养殖泥鳅养殖鳗鱼养殖鳜鱼养殖黑鱼养殖罗非鱼养殖黄颡鱼养殖石斑鱼养殖金鲳鱼养殖海水养殖笋壳鱼养殖花鲢白鲢养殖鮰鱼养殖草鱼养殖冷水鱼养殖鲟鱼养殖鲶鱼养殖鲈鱼养殖虹鳟鱼养殖水蛭养殖青鱼养殖鲤鱼养殖鳊鱼养殖鲫鱼养殖淡水鲨鱼养殖鲷鱼养殖鲳鱼养殖鲍鱼养殖黄鱼养殖多宝鱼养殖甲鱼养殖娃娃鱼养殖长吻鮠养殖白鱼养殖河豚鱼养殖胭脂鱼养殖

“江南第一名鱼”松江鲈鱼的回归之路

2023-12-13 00:52| 发布者: 外滩画报| 查看: | 评论: 0


  20年前,“江南第一名鱼”松江鲈鱼因为长江水质污染等问题消失。此后,生物学家发现人工养殖的松江鲈鱼始终无法产卵。近日,复旦大学教授王金秋宣布: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松江鲈鱼受精卵的培养难关被攻克。据悉,上海市民可以在今年春节吃上正宗的松江鲈鱼了。
  
  “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自古,松江鲈鱼就是河鲜美味的代表。曹操、李白、陆游、范仲淹等都曾吟诗作赋,表达对松江鲈鱼的喜爱。清代乾隆皇帝两次下江南,特地到松江府吃鲈鱼羹,御赐其为“江南第一名鱼”。
  
  1972 年尼克松访华时,招待他的国宴菜单里,就有松江四鳃鲈鱼。令人惋惜的是,20 多年前,随着造闸建坝工程的增多,松江鲈鱼的洄游路线被破坏,加上严重的水源污染,享有盛名的松江鲈鱼在上海绝迹。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1986 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中国,点名要品尝著名的“尼克松鱼”时,当时派出许多人抓鱼,可惜一条都没捕到。
  
  目前,松江鲈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复旦大学生物系的学者们就开始对松江鲈鱼进行研究。2000 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金秋教授带领第三代研究人员开展了“寻找松江鲈踪迹”的大行动,2003年起启动松江鲈鱼的受精卵培育研究。“松江鲈鱼的培育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人工养殖的松江鲈鱼不产卵。如今,这一难关终于被我们攻克了!” 王金秋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表示, 一旦人工饲养的松江鲈鱼能够自行产卵,意味着松江鲈鱼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

  模拟适合鲈鱼产卵的海洋环境

  王金秋告诉记者,野生松江鲈鱼属于“洄游鱼”,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海洋生活,唯有产卵季节才会游回长江边,生下第二代。然而,近年水利建设的发展、农药和化肥导致的环境污染使松江鲈鱼数量急剧下降。上世纪70 年代后期,人们在长江沿岸已经很难寻觅到它们的踪迹了。

  2000 年,王金秋领导了“寻找松江鲈踪迹”的大行动。对于调查一个物种分布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空前的活动,参加人数近百人,调查范围涉及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天津、上海等。研究人员走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港口、码头、河流、村庄、养殖区域,与渔民交流,现场采样,一共只找到几十尾珍贵的野生松江鲈鱼。

  “因为它们对环境的敏感程度非常高,所以在濒危水生动物中极具代表性。既然好不容易找到了种群,我们就要去保护它。”王金秋回忆道。之后,他们分别采取“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的措施,在山东建立保护场后,回到上海建立了人工养殖场,着重开始了人工繁殖的攻关。

  王金秋发现,“洄游鱼””松江鲈鱼的人工养殖不同于普通的淡水鱼或咸水鱼,这也是松江鲈鱼人工养殖技术的攻关所在。

  “我们的理念是完全模拟松江鲈鱼的生态养殖,遵从客观的环境条件,让它们保持原有的野生状态。”王金秋道出成功培育松江鲈鱼的秘密:走出实验室,在养殖场模拟一套能调控不同水环境的养殖水系统——从海水到半咸水、再到淡水的盐度调控,制造涨落潮的感应,让松江鲈鱼绕着池子“洄游”,营造出适宜产卵的“海洋环境”。由于松江鲈鱼是肉食动物,科学家们提供的饵料也都是鲜活的小虾。“它们在自然界吃什么,就给它们吃什么。”

  2003 年,王金秋惊喜地发现,第一条人工饲养的松江鲈鱼产卵了!之后的六年多时间,他们像抚养婴儿一般,把鱼苗依次培养成鱼种、成鱼、最后成为亲鱼(用来繁殖的鱼- 编注)再次产卵。目前,王教授正忙于在生产条件下进行成果的科技转化,以使松江鲈鱼能够大批量养殖。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