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虾类养殖龙虾养殖对虾养殖青虾养殖罗氏沼虾养殖基围虾养殖南美白对虾养殖斑节对虾养殖

一路高歌唱创新——潜江稻虾产业发展观察

2023-12-15 13:45| 发布者: 湖北日报| 查看: | 评论: 0


  5月18日至20日,第九届湖北(潜江)龙虾节举行,满城虾红,满城稻香。
  做大一只虾,做强一袋米,在种养模式、产业发展及三产融合上不断创新,潜江虾稻产业一路凯歌高唱。
  潜江市市长龚定荣表示,农业模式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创新永无止境,潜江人正在续写虾稻产业新传奇。
  模式创新: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
  “虾-鸭-稻新模式,已确定了虾田放养鸭的数量和田埂拦网的高度标准。”5月18日,湖北虾乡食品公司总经理刘军欣喜地告诉记者,公司开展的虾稻和鸭稻两种模式的融合实验已取得新进展。
  虾稻产业模式创新,潜江一直不曾停止过。
  2001年,潜江首创虾稻连作模式。实践中,潜江人发现,此模式一亩田只能收一季虾,稻田到了排水整田、插秧时节,许多小龙虾尚未长大,不得不以低价甩卖,效益较低。
  后来,市水产局经过3年实践,摸索出虾稻共作模式:将稻沟由原先的1米宽、0.8米深的小沟,改挖成4米宽、1.5米深的大沟,一年能卖两季虾。“新模式每亩不仅可多产100斤虾,而且成虾规格一般在40克以上。”刘军说。
  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是潜江稻虾种养实践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种养模式创新。接着,该市还制定相应技术规程,走上小龙虾生态养殖标准化之路。如今,潜江还在摸索虾稻和其它高效种养模式的有机融合新模式,推动产业多元发展。
  产业创新:从重虾轻稻到虾稻并重
  5月19日,潜江市与隆平高科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培植和壮大潜江虾稻产业,加快隆平高科优质虾稻新品种和服务新模式在潜示范推广。
  潜江虾稻产业中,相对虾而言,稻还是一个“短板”。“我们公司虾稻面积5.5万亩,但每年收购季,仓库里的稻谷都是‘大杂烩’,形状、口感、品质都不尽相同。”巨金米业是潜江规模最大的虾稻生产加工企业,董事长李广斌大倒苦水。据调查,潜江的虾稻田中,水稻品种多达上百个,但真正的优质稻品种寥寥无几。
  为此,潜江市实施“潜江龙虾”“潜江虾稻”双品牌战略,虾稻并重。近两年,该市与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研发专用虾稻种。令人欣喜的是,虾乡食品公司研发出一个虾稻新品种,米质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隆平高科已从35个稻种中筛选出了5个优质虾稻品种,今年在潜江推广。
  此外,潜江还在生产技术上下功夫,制定了14项虾稻产业标准,从源头上控制虾稻品质。
  战略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0多种口味的虾、琳琅满目的虾料、一袋袋绿色生态米、大瓶小瓶的甲壳素……今年的一会一节,龙展馆人山人海,人们争相抢购绿色美味的虾稻产品。
  潜江一直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小龙虾“吃干榨尽”。近几年,该市建起小龙虾选育繁育中心,成立小龙虾交易中心、甲壳素深加工中心,开展虾制品加工生产。
  华山、莱克、宝龙等5家龙头企业获得对欧美日韩的水产食品自营出口权。去年,潜江小龙虾加工出口创汇1.9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出口基地。
  潜江市与中国农科院、省水科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还搭建桂建芳院士工作站、张洪程院士工作站等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共同助推虾稻全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潜江虾稻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繁育、苗种繁殖、生态种养、加工出口、冷链物流、交易仓储、餐饮服务、节庆文化、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市虾稻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30亿元。如今,潜江稻虾产业全域飘红,小龙虾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等各项指标已经连续14年领跑全国。


置顶推荐

QQ在线咨询
水产养殖交流群
水产养殖门户网
水产养殖微信群
返回顶部